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

本文已影响1.8W人 

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会在孩子面前失控。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的相关内容。

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1

父母最大的失败:你愤怒,孩子“淡定”。

千万别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失控的环境里长大的,他的行为将慢慢会变得乖戾和不受约束。你要做的是,用威严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态度平静,动作稳定,声音坚定。来看这位妈妈的分享!

在饭店吃饭,隔壁桌子,一个4、5岁模样的男孩溜下座位,开始四处流窜,不一会儿工夫,就跟另几个不认识孩子混熟了。几个孩子一起闹腾,不大的店堂里好像开了锅。

男孩妈妈朝男孩吼了几次,终于,她忍无可忍了。

妈妈冲出座位,一把揪住孩子,提溜着按到位子上,咬牙咆哮:“你给我坐下,你敢再闹,小心我揍扁你!”

妈妈很愤怒,男孩很淡定。安静了3分钟,一瞥妈妈忙着聊天,男孩马上再次像鱼一样开溜了……

妈妈再次出击……

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他人,熟视无睹,比起她们,这位妈妈很有教养意识。不过,她管教孩子的方法却是“拿砖拍自己”。

对调皮的孩子咆哮吼叫的大人不在少数。我也有同样的经历。

女儿小时候出现某种让我不能容忍的行为,而且几次提醒没用后,我通常会怒气冲冲地喊叫。我只想到“你立刻停止”,却没考虑“我这样做是否对头”。喊叫的声音越来越大,孩子的脸皮越来越厚,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她认定“妈妈的怒火是神马东西!”

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

跟孩子打交道最大的失败:你愤怒,他淡定。

喊叫、唠叨、说狠话,妈妈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是你已经失控,孩子明白这一点以后,就会失去对你的尊敬,对你的管教不以为然,甚至动不动就激怒你。最后的结果是你对他的行为很难再有所要求和控制。

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失控的环境里长大的,他的行为将慢慢会变得乖戾和不受约束。其后果,做父母都能想象。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用威严的语气跟他说话,态度平静,动作稳定,声音坚定

第1步:走到孩子面前,跟他保持同一个高度,眼睛直视他(你不用,也不该真的跟孩子愤怒。保持平静,有助你维护做父母的威信)。

第2步:用稳定的动作抓住他的手臂(或者搂抱着控制住他的.身体,这个时候,孩子很想跑开或者转头不看你),沉稳而低声地对他说:“眼睛看着我,妈妈正跟你说话!”

第3步:平静地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明确地告诉他该怎么做“我要你坐在位子上,你不能吵别人,现在就坐下,玩你的玩具!”

不要给他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要跟他开辩论会,更不能进行拳击比赛。

如果孩子打算我行我素,你不妨加重语气,用上一些威严,用上一些警告。用威严的语气认真告诉孩子,如果不遵守你的要求,他将受到惩罚。当然,如果你是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我们得换一个讨论的话题了。

平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也需要认真对待,这里有一些具体的建议,也许对你有用:

学会倾听。这是人跟人沟通的第一步,不仅对孩子,对你身边任何人都一样。倾听,意味着你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孩子想跟你说什么,不要插嘴,不要打断,不要随意批评、下结论。听完了,听明白了,再发表意见。

日常说话的语气要温和。跟孩子说话、聊家常,要求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量用平稳温和的口气,保持礼貌。不要大声嚷嚷,不能低声乞求,更不必神经质地唠叨个没完。要把日常“平和的语气”和必要时的“威严的语气”明确区分开来。

多用欣赏赞许的口吻肯定孩子。孩子有了好的行为表现,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悦和兴奋传达给他。只有“威严”的批评,没有“欣喜”的鼓励,孩子会产生误解,以为只有跟你作对和捣蛋才能引起你的注意。

最后说一句,父母动不动对孩子咆哮其实也是一种家庭暴力。

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2

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1、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 孩子自认为 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2、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3、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4、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轻易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不要让你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失控 第2张

5、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6、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7、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 依着 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 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8、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 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 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9、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10、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