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故事

本文已影响1.79W人 

人与动物的故事1

我养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与它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它们总会离我而去,留下一段悲伤的回忆……

人与动物的故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我总是不会忘记。那是一只贵宾犬,浑身雪白的毛,水汪汪的大眼睛,来到我家的时候,小小的身子在我家来回转悠,环视着一切,我逗它玩,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球球”,不一会,我就和它相熟了,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几个月以后,“球球”竟然生了四只可爱的小狗仔,深受我的喜爱,它们每天都要接受我的拥抱。我也特别关心那只狗妈妈——“球球”。由于爸爸妈妈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狗,三只小母狗都送人了,只留下了一只小公狗——“欢欢”。“欢欢”的毛是白色和棕色相交错的,一双耳朵直竖着,可爱极了!

但是,好景不长。它被车撞了,躺在地上,很虚弱。大家都说它一定会吐血而死。我不信,它一定能好好地活下去!我不希望有悲惨的结局……我为它祈福,我乞求上天,保住这一条小小的生命。我折了一只纸飞机,飞到了屋顶上,上面有我给“欢欢”的祝福……

过了几天,“欢欢”竟然渐渐康复了,由于它撞车导致眼睛瞎了,跑出去玩后并没有回来。我骑车到处寻找“欢欢”,到处打听消息,重复转悠打听好几遍后,终于在一个工作厂所的一辆小轿车底下找到了“欢欢”。我把它抱了出来,对它说:“你这个笨蛋!”我把它放在车篮里,载着它回到了家里……

快过年了,大家都要吃狗肉,“欢欢”便被偷了。当这个噩耗传到我耳里时,我哭了很久,回忆着我与“欢欢”的往事,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

后来,我一连几次梦到“欢欢”,梦到“欢欢”和它的妈妈“球球”,我们一起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耍……

人与动物的故事2

一只母熊和一个独臂猎人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山里打猎,因为孩子还小,误喝了某种动物尿液,于是孩子开始腹泻发烧,猎人只好决定等孩子身体好些了再走。

连续几天的山上生活,他们已经没有了口粮,猎人便决定去打只熊回来给病中的孩子充饥。

猎人刚准备击毙一只小熊,可是一只母熊从小熊的身后走了过来。猎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激怒母熊,否则他和他的孩子的性命将受到危机。就这样,他们就这么僵持着。

猎人知道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他把枪狠狠地扔到了山下,用刀忍痛将自己的左臂割下扔向熊宝宝,母熊感动不已,用自杀的形式向猎人感谢,它选择了死来留给猎人和孩子来充饥。

为了纪念这只母熊,猎人后来就把它的头完完整整的做成标本挂在墙上,他要永远的记住这只伟大的熊妈妈。

人与动物的故事3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特别是与人们经历过过生死离别的动物,无比珍惜与人类交往的友情、亲情……人们也把动物们当作自己最亲密无间的儿女,共同痛苦、共同欢乐,每个故事都感人至深,令人热泪盈眶。

我就把闻名中外的动物作家沈石溪笔下的一部著作《警犬拉拉》与大家分享。其中一篇故事,名字我早已忘记,但细节、情景却记得清清楚楚:

拉拉是一所警犬学校中优秀的警犬,驯服它的主人名叫大漫。在一次任务中,匪徒肆意地向周围警察开枪,为了减少伤亡,警察决定派警犬出动,因为目标较小,生性敏捷,有几率把歹徒制服,拉拉和另外一条出色的警犬去参战。它们迅速冲到车上,狗与狗之间使了眼色后,便全力出动,歹徒大吃一惊,向狗们扫射、捅刀,拉拉身负重伤,但它望见主人大漫期盼的眼神,又仿佛浑身充满了力气,可拉拉却为了另一名警犬的生命安全,腹部被歹徒捅了十多刀,鲜血直流、血肉模糊,堪称“血狗”,经过二犬和大漫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制服了歹徒,还抢夺了一挺机枪。拉拉被营救后,躺在病床上,休息了数天,才勉强直起了腰,拉拉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则故事虽然不长,但每一处惊心动魄的情节、每一个与主人眼神之间的互相交流,无不令人深有感触、铭记在心。是啊,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有自己的交流、自己的情感,与人类之间也能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动物确实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生物,只要你拿出一颗真挚的心去待它,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深厚的友谊与情感,难舍难分。

人与动物的故事4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别人都喜欢小猫小狗之类的,而我却喜欢那可爱的金鱼。

今年春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条小金鱼。我一听到消息,就像脚底抹了油似的一下冲到小金鱼前。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条小鱼浑身都穿着雪白的“婚纱”,头上戴着一个超大的“红泡泡王冠”,可漂亮了!我最喜欢它吃食的样子了接下来就听我给你们一一道来吧!

星期日上午,我去看小鱼,发现它有气无力地趴在缸底,于是我冒出了一个想法:想给小鱼喂食。于是,我拿来了鱼食。这时,小鱼看到了我手中的鱼食,立刻来了精神。我想,它一定是饿了。于是,我往鱼缸里投了三颗鱼食,就在它刚入水的那一刻,小鱼已经以飞一般的速度吞掉了鱼食。它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小嘴巴,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想:这个小东西可真有趣

!看到小鱼没事了,我就放心地看起了电视。无意中我瞟了小鱼一眼,看到小鱼正在缸边喘着粗气呢!我吓坏了,连忙叫来妈妈。妈妈看了看小鱼说:“水里氧气不够了,要赶快换水。”妈妈当即立断,先让小鱼游进一个装满水的小桶里,再换掉鱼缸里的水,然后再让小鱼游进鱼缸里。小鱼在清水里游来游去,我开心地笑了。

这就是我的小金鱼,可爱吗?如果你羡慕了的话,也可以去买一条哦!

人与动物的故事5

《城市晚报》1994年10月11日报道,上海南汇三墩乡洪波村潘雪祥的家中,日前发生了一件动物趣事。

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老潘听见灶间里自家养的一只黄白花猫发出异常叫声,便赶去察看,只见花猫正与一条1米多长,铲刀柄粗的赤练蛇激烈搏斗。在旁看的心惊肉跳的老潘有心助猫,拿过一把锄头向蛇打去。赤练蛇负痛猛地串起乱咬,随即钻进猫洞落荒而逃。

事过半月,老潘对此事已经淡忘。孰料7月4日晚上,已入睡的老潘突然又被花猫一阵阵急叫惊醒。老潘开灯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但见花猫跳在床上,用抓子猛抓床杆,瞪眼怒视床下,那一条断了尾巴的赤练蛇不知何时竟又重返潘家,正沿床脚向上爬。老潘失声大叫,其儿子闻声赶到,立即操起木棍将蛇打死。 望着那条不忘复仇的毒蛇,老潘心有余悸。要不是花猫及时报警,自己性命危矣!

人与动物的故事6

人与猴

人对猴子说:“老祖宗,你快从树上下来吧,学会像我们一样直立行走,你才能进化。”猴子说:“你们是立着行走的,可真正能直立行走的又有多少人?人不也有那种成天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的吗?"

人与八哥

人批评八哥说:“你不应该为了几粒米而出卖自己的舌头,这样的生活太屈辱太卑贱了。”八哥立即反唇相讥:“那么,请问人云亦云这样的事又是谁干出来的呢?"

人和驴、马

人把一头驴子评为“千里马”。马找到人理论:“驴子跑起来慢吞吞的,一天能走出两百里地就很不错了,怎么能评它做千里马呢?”人说:“我知道你能日行千里。可是,你能像驴子这样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吗?”

人与动物的故事7

秋天到了,森林的落叶越积越厚。早晨,寒冷的风呼呼地吹着小动物们的小脑袋。

这天,小马邀请朋友们来马厩玩,大家高兴地跑向马厩。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马厩。“咦,那是什么?”黄莺眼前一亮说。

“什么?”小羊问。

“快看那里?”小黄莺说:“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从哪儿来的呢?”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每个小动物的脑海里。他们悄悄地围向婴儿,静静地看着。只见小婴儿闭着眼睛,细嫩的皮肤散发着奶香。大家就这样一直看着婴儿,忘了时间。

“哇,哇,哇”婴儿的哭声打破了宁静,小兔吓得赶紧跳开。那孩子在马槽里又蹬又踢,脸涨的通红。“怎么办?怎么办?”小羊怎么摇铃铛也不管用。小马想出了一个办法:给马槽装上四个小轮子。大家把小车推来推去,小孩高兴极了。但好景不长,婴儿不一会儿又哭了起来。大家想来想去,最后认定婴儿饿了。小松鼠拿出松果,婴儿不要,接着哭;黄莺刁来小虫子,可是适得其反,婴儿被吓得哭得更厉害了。小动物们又讨论了起来,终于得出了结果——婴儿喜欢喝奶。这下,小马连忙说:“我有马奶。”小羊也不甘示弱:“我有羊奶。”给婴儿吃了奶后,婴儿开心地笑了。

后来婴儿长大成人,当上了护林员。他提议“人人都要保护大自然。”

人与动物的故事8

以前,我非常害怕小狗,因为狗总是爱咬人。有时候看到狗的雕塑都怕得发抖,但这次不一样。

记得那次,爸爸从华凌买了一只小狗。爸爸一回来,我就听到小狗“旺旺”地叫了起来,吓得我两腿只打抖,大叫了一声,妈妈赶紧跑了过来,说:“不就是一只狗吗,有什么害怕的,和小狗玩一会吗?”我像机器人一样,一步一步的平移了过去,没想到这小狗还比较友好,主动跟我打招呼,“旺旺”地叫了两声,我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它有什么恶意,吓的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时爸爸开了口:“它是在跟你打招呼呢!”“打招呼?”我吃惊极了,两眼直盯着它,只见它慢慢的向我走来,我鼓起勇气,调整心态,它向我扑来,一直在我身边跳,我这才意识到,他是想跟我玩,我也毫不犹豫的跟他玩起来。

慢慢的我跟它熟了起来,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美丽”,希望它越来越美丽,他跳了起来,似乎很喜欢这个名字。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怎么又喜欢上小狗了?只可惜这只小狗不是买给你的。”我焦急地问:“那是买给谁的呀?”“是给邻居买的。”我伤心极了,抱着他,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它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也伤心起来。爸爸说:“好了,我要把小狗抱走了。”我恋恋不舍地放下小狗,伤心的哭了起来,小狗也哭了,就这样我和“小美丽”分开了。

“小美丽”走了,爸爸又给我买了一模一样的小狗,可是怎么也不像。

有一次,我发高烧,怎么也不退烧,等我一觉醒来发现“小美丽”正在我的床边,一直开着我,我的泪仍不住流了下来,没想到才接触了一天半的时间感情就这么深。

我喜欢我的“小美丽’!

人与动物的故事9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动物上,就造就了动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有两个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一个: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种了花生。有一群猴子看到了,去偷吃花生。农夫看见了,拿一个石头砸中一个猴子的腿,它们去报告自己的大王。有一次,农夫正好不在家,它们就去鸡窝,拔光了鸡的毛,那鸡就成了替罪羊。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要跟动物和睦相处。

第二个:一个沙漠的旅行者看到一只饿得骨瘦如柴的白狼。旅行者可怜它,于是把所有吃的东西都拿出来喂给它吃。有一次,他被一群狼包围起来,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也手无寸铁,便闭上眼睛等着狼群攻击。过了好久,他感觉自己好像没死,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救过的白狼。其实: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懂得知恩图报。沙漠的旅行者救白狼,它也会在你受到威胁的时候拔刀相助。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做和谐的美,它是在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诞生出来的。

人与动物的故事10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从这句话,我感到了和谐的美。可是“和谐”似乎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词但是要真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却是难于上青天。有一次,我读过两则小故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意义。

一则小故事是这样:一群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个农家里偷吃花生,结果被农夫看到了。农夫随手拿起一块石头就往猴群扔了过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只猴子的腿。那只猴子和猴群们跑回了山里,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它们的“大王”。于是,它们来到了农家里,刚刚好那一天农夫出去了,猴子们为了报“一石之仇”就把他家的鸡,毛拔了个精光,可怜的鸡们,便成了主人的替罪羊。

另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旅行者,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见到了一只饿得生命危在旦夕的白狼。那位旅行者,把他带的能吃的都给白狼吃了,这只狼终于被救活了。有一天,旅行者被一群狼围住了,狼准备把他吃掉。旅行者知道:“自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于是他闭上眼睛等着狼张着血盆大口,把他吃掉。可是等了许久却不见狼来吃他。他觉得很奇怪,便睁看了眼睛,这才发现上次他救过的那只白狼在身边……旅行者脱离虎口后,恍然大物,只要我们对动物好一点,它们也是知道报答的。

这两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友好和谐的相处,才能避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人与动物的故事11

他是一头犀牛。在一望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他和伙伴们在悠闲地散步。风吹草动,天高云淡,这般景致,让他心境非常愉快。他有些渴了,需要用水滋润干裂的厚嘴唇。于是,他和伙伴们一起走向每天都要去的水潭。 距离水潭越来越近时,他被一阵急促的似乎受到惊吓的“赫赫赫”叫声惊动了。叫声来自水潭那边,他有些好奇:“那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他加快了脚步。 抵达水潭后,他看到了这样一幕:一头身高约一米的小斑马,正在水潭边沿的泥沼里拼命挣扎,泥沼就要淹没到他的腹部。小斑马全身沾满泥浆,几乎看不出颜色,唯一能看到的,是那双溢满惊恐和绝望的眼睛。他停下脚步,呆呆看着,知道再这样下去,小斑马小小的身体肯定会被泥沼彻底吞没。

让小斑马难以挣脱的泥沼,对他这头身强体壮的成年犀牛而言,只是小儿科的事情。其他犀牛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将嘴伸进水潭痛快畅饮。这时,他做出了令其他犀牛极为诧异的决定——飞快走到小斑马身边,想要将其从泥沼里救出来。对一头没有手的犀牛来说,想要救出陷入泥沼的小斑马,并不容易。他想到了一个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用尖尖的挖掘泥沼,让小斑马脱离泥沼围困。 一头犀牛在非洲大草原水潭边,试图拯救一匹陷入泥沼的小斑马,于我们而言,毋庸置疑非常新鲜。

他的尖角倾斜着插入了小斑马腹部的泥沼里,并触及其腹部。如此动作时,他的厚嘴唇几乎整个伸入了泥沼,拯救并不容易,但他还是坚持着。终于,他的尖角立功了,将陷入泥沼的小斑马挖了出来。但拯救还没有完,如果此时移开角,小斑马肯定会重新陷入泥沼。他又做出决定,在尖角顶着小斑马后,用力摆动了一下粗短的脖子,将小斑马抛起来。小斑马终于逃脱了泥沼围困。而躲在不远处、等待良久的摄影师,不断地按动快门,希望拍下这最动人心魄的一幕。 在快门“咔嚓咔嚓”的响声中,摄影师没有想到,奋力施救的他也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重新获得瞬间自由的小斑马,又从空中落了下来,并重重地跌落在他的尖角上…… 摄影师傻眼了。 我们不知道,他,一头犀牛,在小斑马被他的'尖角刺穿时到底是什么心情。 摄影师返回营地,在思考良久后,还是决定把这组施救的图片发布出来。在图片发布后,很多读者都被犀牛的拯救行动所感动。

人与动物的故事12

犹太女孩与狼的一段不解之缘

二战中,一个年仅8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纳粹的魔爪,背井离乡,独自逃进深山,意外地和狼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岁,从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她坚持说这只是表面现象。“我永远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样。我是大自然制造的一个错误。出门前我也会像别人一样化妆,我和别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但内心里我是个动物。”当然,她指的动物是狼。

米莎的母亲是个俄罗斯籍的犹太人,乌黑的眼睛,头发又黑又长。米莎的父亲是个德国犹太人,棕色的头发,蓝眼睛。纳粹分子刚开始屠杀犹太人时,米莎的父母从德国逃到了比利时。后来比利时也被纳粹军占领,米莎的家人只得东躲西藏地生活。米莎的母亲因为长相具有明显犹太人的特征,始终不敢出门。米莎偶尔和爸爸一块出去,她有时还要去上学。为了米莎的安全,她的父母事先做了周密的计划。他们告诉米莎如果他们被纳粹抓住,会有一个女人到学校接米莎,然后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

1941年的一天,不幸发生了。米莎的爸爸没有像以往那样到学校接她,来的是个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鲁塞尔市郊的一处陌生人家里。从那以后,米莎再也没见过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机会,米莎听到收养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给纳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决定出逃,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她从养父母家里偷了一些面包和几个苹果,身上还戴了个指南针。据她的养父母说她的亲生父母去东欧了,所以米莎决定向东走。

一路上,米莎尽量避免和人接触,能找到什么偷到什么就吃什么。人在饥饿的时候什么都吃,腐肉、虫子,甚至是泥巴。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用东西来填满肚子。”她睡在谷仓里、树洞里、山洞里、或者干脆露天,她说有几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后的马的尸体里睡着了。

在波兰境内,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从一户农舍里偷了点吃的,一个男人追出来,向她扔石头。米莎拼命地跑,躲进了树林。她受了伤,疼得直叫,那叫声好像狼嚎。突然,米莎发现有什么东西在看着她。她开始以为是一只狗,就丢给它一块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声让米莎意识到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渐渐和狼稔熟起来,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母狼对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猎物都分给她吃。米莎叫她丽塔妈妈。那段日子,米莎过得很开心。丽塔妈妈打猎回来,会和米莎分享她的战利品,如兔子之类的野味。吃饱后,米莎就依偎在丽塔妈妈身边,笑着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个妈妈,对米莎而言,丽塔妈妈就是整个世界。

后来,丽塔妈妈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对米莎很不友善,它几次企图袭击米莎,都被丽塔妈妈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学乖了很多。每当公狼发威时,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咙,公狼见状也就罢休了。

米莎和这两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说自己当时太小,没有时间概念。后来,两只狼被猎人打死了,米莎为此非常伤心。她离开了树林,一个人继续赶路。

几个星期后,米莎遇到了一群狼。这可是个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妈妈,还有几个幼崽。米莎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妈妈外出捕捉猎物时,米莎就留下来照顾幼狼,做起保姆来。等它们回来了,米莎模仿幼狼的样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妈妈的鼻子讨食吃。起初,狼妈妈身子向后一退,不肯给米莎喂食。但米莎不断发出轻轻的叫声,哀求着,狼妈妈慢慢靠近,这才把食物吐给米莎吃。渐渐地,狼妈妈开始像对待自己幼子一样对待米莎,米莎也成为这个特殊家庭的一员。然而,好景不长,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她向东走到了乌克兰,也曾偷乘火车到克罗地亚、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1945年二战结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时。她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别人听,但人们都不相信她的话。米莎的故事实在太离奇,人们不相信一个孩子能忍受这种遭遇。于是,米莎选择沉默,她把过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时,两个老师收留了米莎,还送她上了大学。米莎的脚趾前后接受了四次手术,因为之前她的脚趾已经长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样。米莎尝试过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后来她留在一家运输公司做女乘务员。

半个多世纪过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现在住在美国东海岸的一座小村庄里。他们1985年从荷兰移民到美国。他们拥有一间白色的平房,外观很朴素。她的家很好找,是远近闻名的动物庇护所。门前台阶上立着一座大象雕塑,灌木丛里有一座熊的塑像,家里养了23只猫和2只狗,院子里每棵树的树枝上都挂着鸟食。两只狗在院子里互相追逐,肆意打滚。栅栏上挂着个牌子“小心院里有狗”。

米莎走进厨房,见一只大肥猫正躺在水槽里,还有一只在橱柜上找了个地方歇着。这时,她的狗跑进来,跳上桌子,抢到了一片意大利香肠。“不行。亲爱的,不行。”米莎用怜爱的语气说,边说边挠挠狗的耳朵。米莎说对人她从来不会这么耐心,但对动物她有用不完的耐心。她在二战期间目睹的一切令她对人类充满愤怒。

米莎说逃难中她看到的最悲惨的是一些孩子。他们从火车上被卸下来,排成一列,然后被一个个枪毙。这些孩子们死前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没有人喊叫。每声枪响后都有一个儿童倒下,倒进了大坑。一个小女孩死时手里还抱着她的布娃娃。从那一刻起,米莎对自己说:“我和人类的关系已经结束了,永远结束了。”那些杀人的士兵可能已经做了父亲,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们怎么能做出如此残酷的事呢?米莎不明白。相比之下,米莎觉得狼比人好多了,至少它们能够接纳她。

多年来,米莎一直对人类怀有戒心。她随身带刀,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有刀。大门口有把弯刀,客厅有把日式宝剑,床上也放着匕首。

米莎还有个危险的习惯。她在无法发泄自己情绪或者遇到挫折时会咬人,哪怕是她的丈夫。米莎说她曾把莫里斯咬得鲜血直流,几乎喘不上气来。莫里斯说30年前他和米莎刚认识时,米莎特别容易发脾气,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她咬人的导火线,幸亏莫里斯的脾气好,他包容了米莎的过激行为。

米莎说她本不想发怒,但一旦被激怒,她就会失控,变得极其危险。她经常告诫自己:不能咬人,不行。

1997年,米莎把这段经历写成书,定名为《是狼救了我》。

人与动物的故事13

人与人之间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性别与心理上的不同,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没什么不同。而动物与人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动物与人不同,但它和人类一样有生活自由权和生命权,人类不可以轻易伤害动物,因为他们也是有生命的。

我看过一个广告,因为人们想吃鱼翅,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杀了无数头鲨鱼,而死的鲨鱼都被割掉鱼鳍。人们这样做真是残忍,就为了一小碗鱼翅汤而杀了无数头鲨鱼值得吗?有可能我们杀了的鲨鱼有些还是年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还等着父母去喂食呢!如果孩子也饿死了,这不是有伤害了一个生命吗?一小碗鱼翅汤要杀多少鲨鱼?当我们知道一碗鱼翅汤会引发这样的血案后还会吃鱼翅汤吗?

在我的生活中,我记得有一次邻居捉了一只狗,把它打死后挂在树上给活活剥了。我觉得我们真是太残暴了,动物在有些人眼中简直不值钱。我们不应该这样对他们,应该去保护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和睦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人与动物的故事14

自古以来,有无数的仁人义士,为了维护正义事业、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是谓杀生成仁。谁知,不仅仅是人类,人们豢养的动物亦有此等义举。

有一家小型机修厂,由于多数工人的家离厂较远,所以住在厂里,集体开伙。

这天晚饭前,炊事员老海正在炖一大锅肉。虽然肉还没熟,可是职工们听说今天有炖肉,已经陆陆续续地提前来到了饭厅,大家想像着大块吃肉的情景,有的人已经流出了涎水。

厂里养着的那条大黑狗,则懒洋洋地卧在饭厅门口。

人们原来叫它黑子,由于它长得敦敦实实,忠诚、勇敢地守护着院子,而且,它在生了小狗以后,又护犊子得厉害,所以人们说它像个“母老虎”,于是,它又得了一个名头——虎子。

肉熟了,炊事员老海从灶间里端出来一大盆子放在饭台上,而三十余名职工们则自觉地排起了队。

就在这时,虎子不知是怎么了,冲着空中耸鼻嗅了嗅,便“汪汪”地叫了起来,不仅如此,它还嗖地窜到了饭台前,冲着老海狂吠。

看着虎子的样子,正准备给大家盛肉的老海停下了手,莫名其妙地看着虎子,厉声训斥了一声:“你叫什么?疯了!”

由于每天都是老海给虎子喂食,若是平时,它听见了老海的训斥,定然会温驯地趴在地上,并摇尾示好。可是,今天它却极其反常,并没有在意老海的斥责,反而叫得更凶了。

排在第一个儿的职工老黄提醒老海道:“你先给它几块肉吃,它不就不叫了?”

听老黄说得有理,老海便用饭勺盛了几块肉,空了一下汤,然后冲着虎子扬了过去,并顺嘴说了一句:“先叫你开开荤!”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看着落在地上的肉块儿,虎子却躲闪了一下,似乎惧怕那几块儿肉似的。

老海和排队的职工们全看见了虎子的举动,大家都觉得怪怪的:这个虎子今天太反常了!

人们不再理虎子了,老海开始给老黄盛肉,这时,虎子却突然窜上来、立起身,一爪子拍翻了老黄的饭盆,吓了老黄一跳。老黄怒气冲天地踢了虎子一脚,骂道:“真是一条疯狗!”

被踢了一脚的虎子,负疼地“嗷嗷”叫着退后了几步,但是,它似乎还是没有完,又冲着人们狂吠了几声。它看见没有人再搭理自己了,就“呜”地哀嚎了一声,跑到扔在地上的那几块儿肉跟前,忙不迭地连连吞了起来。

然而,它还没有将地上的所有肉块儿吃完,便浑身颤抖,随即摔倒在地抽搐起来。

人们惊讶地看到,虎子的口鼻里瞬即淌出了暗红的血。直到这时,大家才猛醒:肉有问题!

老海慌忙跑回灶间拿出一只银质羹勺,哆里哆嗦地往肉菜里一插,当他再抽出饭勺时,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银亮的勺子变乌了!

只见老海的头上豆大的汗珠流淌了下来,他眼前一黑,用手拄着饭台,喃喃自语:“怎么会有毒?!怎么会有毒?!”

虎子凭着自己敏锐的嗅觉,已感到炖肉的味道不对劲儿,于是狂吠着警示人们。无奈的是,没有敏锐嗅觉的人们却不理解虎子的好意,只顾一意孤行,救主心切的虎子只有选择吃毒肉以身示警这条唯一的路了。

职工们全向已经不再抽搐的虎子围了过去,有些喜欢虎子的职工已经抽泣着留下了热泪,人不禁伤感万分的叹道:“可怜的虎子啊!”“不!是英勇的虎子!是舍己为人的虎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条义犬用自己的死,换取了三十多个主人的生!

人与动物的故事15

凯茜家住澳洲诺萨姆镇,不久前,她开车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山上的牧场。(]凯茜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她每次上山都记得带胰岛素,但那天可能是疏忽了,她忘记带药。事情真不凑巧,偏偏那天她的病情发作,晕倒在地,情况十分危急。凯茜无法开车,山上又没有电话,唯一的求生希望是让两个孩子下山买药。两个孩子大的9岁,小的7岁,他们不会开车,走路又太慢,于是他们想起了父亲在世时给他们做的一辆小羊车。孩子们急中生智,找来绵羊“武利”,给它套上羊车,然后就向山下奔去。“武利似乎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它不顾一切地向山下冲去,”9岁的玛丽说:“我们用了大约两个小时赶到镇上的药房,武利累的倒在地上。” 当姐弟两告诉在药房工作的米勒先生发生了什么事后,米勒先生立即开车上山,找到昏迷不醒的凯茜,及时给她注射了胰岛素。凯茜得救了,但武利却由于疲劳过度,心脏停止了跳动。(消息来自1999年12月10日《新文化报》)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