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随笔(15篇)

本文已影响3.04W人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的随笔(15篇)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东明县。不知道老家长什么模样,老家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梦,从小到大我一直在琢磨她的样子。

从刚记事起,就老听见爸妈常说起老家这个词。后来渐渐长大时,听爸爸讲到关于老家的故事:父辈姓郭,祖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民国二十一年前夕,山东发大水遭遇洪灾,农民房屋倒塌,地田被淹。东明县的老百姓面对自然灾害缺粮少穿,饥肠辘辘,衣不遮体。我的祖父和祖母为了生存下去,选择了出门逃荒。

逃荒这个词,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通的,特别是山东省和河南省的老百姓离开家乡,出门谋生存的很多。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带着妻儿子女,衣衫褴褛的背井离乡寻找活路。如果遇到可以生存下来的地方,就找个茅草屋或者破窑洞临时住下来,然后开荒挖地以求生存。父亲就是祖母来到现在的居住地之后出生的,为了纪念逃荒到山西垣曲后的平安生存,祖父给我的父亲起名:来生,就是来到这里出生的意思。若干年后,祖父一家有了自己的房屋,解放后的日子也逐渐稳定,父亲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儿女和房屋。母亲一共有六个子女,我排行老五。我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父亲聪明能干吃苦耐劳,母亲干净细致,勤俭持家。在父母亲的精心培育中一家人顺利度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平稳的度过了那些年的风风雨雨。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回过两次老家,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带着我的大哥回去的。第二次是在我几岁的时候带着我大姐回去的。那时我记忆特别深刻,大姐和父亲在老家住了半个多月,回来后不但吃的白白胖胖,而且她的口袋里多了一样宝贝,令我们姐弟几个一天到晚的围着她转。那就是红彤彤的鞭炮!那个年代只有过大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偶尔看到。

父亲对母亲说老家的变化很大,人民的生活稳定多了。从老家回来后父亲就自制了做鞭炮的的工具,买了做鞭炮需要用到的硫磺等原料。在那年立冬后,父亲在一间空屋里做起了鞭炮,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过春节期间我们姊妹几个都会在花棉袄的小兜兜里装上几个鞭炮,骄傲自豪的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

除了做鞭炮,父亲还从老家带回来一些生花生,并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开挖了一片松软的土地。父亲把花生籽儿种进土里,他说不相信花生不能在黄土地生长,他就要试试看。果然到第二年的收获季节,父亲从地里挖出来一串串,一串串的花生。那一粒粒饱满的落花生,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可爱的小人儿,别说有多招人喜欢了!从那年起我家的核桃树下总种着几平米的花生……

因为红红的鞭炮和香喷喷的花生,让我更加向往老家,我想老家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我好希望能和大姐大哥一样幸运,能够亲眼看到老家的一切。可是在我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父亲肝癌发作很快离开人世。回老家的心愿就永远的搁浅在儿时的梦乡中。

四十多年来,每当听到有关老家的地名时,我都要特别关注。每当看到菏泽的老乡时我都要多看几眼,一边看他们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着老家的模样。我想,梦中的老家应该和我一样在成长吧?她一定是有着高端大气的公路桥梁,有着妖娆妩媚的高楼大厦,也有着美丽富饶的平原和土地,更有着祥和安康的乐居人民吧?

我向往着老家,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她的丰姿英貌……

莫言在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

读莫言的文字,总让我想起西北平原那片苍凉的黄土地,贫瘠、固执、野蛮。而在那沟壑纵深的黄土坡上,站着一位母亲,她的背已伛偻,步伐已蹒跚,可是,她的目光却异常坚定。正是有了这样的目光,才使得这片苍凉的土地有了别样的情怀。

其实以前也有读过莫言,比如《红高粱》,但他文字里那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和阴郁总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每掩卷沉思,更是怎么都不敢揣测作者的原意。我还是一样不敢有任何的评说,只是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一位母亲苦难而悲怆的一生。

书中的母亲不幸嫁了个不能生育的丈夫,却又不得不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于是,她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与别人苟且,直到儿子上官金童的出生,母亲已经有了八个女儿,金童无疑成了母亲活着的所有希望。

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的生命轻若草芥,战乱、饥荒、严寒、瘟疫……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们一个个死在自己的脚下,我真的无从想象,一个母亲,怎么能够承受如此的生死之痛。可是,母亲只能选择活着,因为儿子还在!面对生死,母亲唯一的本能就是紧紧抱住那个象征希望的儿子。

这让我想起了影片《苏菲的抉择》,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德国。

苏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稍大点的儿子和幼小的女儿,他们一起被关在纳粹的集中营里。因为苏菲的丈夫是犹太人,两个孩子也成了犹太人的后裔。在大难之日即将来临之前,纳粹军官给了非犹太籍的苏菲一个特权----她可以从一双儿女中选择一个活下来,剩下的那个将和其他人一起进焚尸炉。

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抉择,苏菲的本能便是不做任何选择,她宁可陪着他们一起走向死亡,可纳粹军官把她死的权利也剥夺了。在生死的最后一刹那,苏菲本能地伸出手拉住了稍大点的儿子,却眼睁睁地看着幼小的女儿被送进了焚尸炉。

画面定格在苏菲和女儿绝望而无奈的眼神中,那一瞬间,我心如刀绞,那种让你感觉到窒息而昏厥的疼痛,却是连一滴泪也流不出来。

如果把这一切仅仅归结为重男轻女的愚昧,就太亵渎母亲所承受的苦难了。而我宁可相信,在生死的瞬间,母亲都是把女儿当作了自己的化身,她只愿赴死的那个人是自己,在失去女儿的那一瞬间,母亲的心也已经死去了。

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母亲也同样把生的选择留给了儿子。而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位母亲与苏菲一样,一直无法走出心里的那道阴影,对当年的事情讳莫如深,并几近自虐地折磨着自己的灵魂。母亲是在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个被自己放弃了的女儿,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折磨,才能让母亲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生儿育女,母亲既是头顶的天,也是脚下的地,一遍遍地碾压、蹂躏,母亲却只能选择坚强地活着,因为在灾难面前,母亲早已来不及哀伤!

花,已经落了五年了……

——题记

那年秋末的诀别疼了彼此的心,很想驻足不弃,有些事终究事与愿违,很深爱,我埋藏心底当年年含梅初开时我总能聆听到你的心跳,在水一方,我点触一波微澜荡起思念你的痕迹,渲染梅雨共度姿态,梅花韵下依稀。

世界总是这样,遥望变成盼望,盼望变成期望,期望始终要变成失望。“若相聚,不离;若相惜,不弃。把酒对月饮,一杯尽,一曲意未尽。落花时节又逢君,当为君鸣一曲。人生难得一知己,知己难得才珍惜。又见你白衣如雪,又见指尖蝶翩跹。轻声叹,轻声叹,别离。”

这随笔,形成于每日。

让心柔和,使人慈祥。你若发现,身边有很多事情值得感动。

别眷恋昨天。别踌躇明天。今天是最美的一天。

分享甜蜜的人或许值得珍惜。分担痛苦的人一定值得珍重。

值得就争取。得到就珍惜。快乐就追求。幸福就满足。日子要过得没有遗憾。

柔软柔弱不软弱。坚强坚定不坚硬。心者。

生命不在于时间长短,在于觉悟的早晚。

牢记并时刻警醒自己:流泪时莫做决定。莫带着情绪讲话。有危机意识。心怀恭敬。让智慧入心。别叫真。别在乎评论。做自己认为该做的。忘记仇怨。常怀感恩。克己。爱己。

今天我说了一句话,感情用金钱衡量不了。因为有时它贱到一文不值。贵时用钱买不来。是否!刚才和先生说,这世界曾经有的,不顾一切的爱,在这个时代,近乎绝种。先生亲了我一下,说,谁说的,还有我们。先生说,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让我们彼此珍惜这份缘分吧。感动。我听到的最温暖的一句话:不管清晨窗外的那只鸟变没变,我依旧是那个永远爱你的大龙。这也是先生说的。今晚的月色很美。就在这赏花望月的亭子里,依旧有风花雪月的情怀。我始终相信至真至纯的情爱。至少我不欺骗和辜负自己的内心。既然获得付出的快乐,何必计较拥有的幸福。

人生就要走走停停。别管赶上或错过哪班车程。总有一些风景值得欣赏。就算邂逅也是收获。

今晚和先生讨论两个问题:其一,真正底气足、有教养的人,行为语言透出儒雅、淡定、从容。其二,人如何不把遗憾留在身后。

女儿和我一样不擅用语言表达情感。爷爷奶奶回家了,她没说一句舍不得的话,可是转身的刹那,她已泪流满面。

月牙儿透过光秃秃的树枝丫儿露出浅浅的笑。她凝视我,我却没了心情。真不该辜负你的柔美纯情。

患难见真情。有这样一个人爱我胜过爱自己,爱我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感恩,珍惜。一切都会好的!

对待小孩要认真负责,否则---早上用了个扁平碗给靓靓盛的稀饭。吃着吃着怪气地叫妈妈。我一看到底了,忙说,哦,我这是狐狸请客呀!女儿白了我一眼说,是呀!等你老了我也用这个碗给你盛粥!

今日本期英语课期终。一群孩子无拘无束搞怪展示自己。突然就感觉,让女儿上这门课,不应局限她学到什么,而是她收获什么!快乐,自由,团队, 向上,更多,......

上午课后边玩边复习了语文数学。两小时。我们从天下粮仓的北大荒,飞越人间天堂的杭州,抵达令人神往的圣地拉萨。见历壮丽的.风光,洋溢丰收的喜悦,神游璀璨的明珠,任纯净的蓝天冲洗布满灰霾的心灵。朴实的语言解读成语,贴近生活的即兴造句,通俗版的“井底之蛙”、“掩耳盗铃”的故事。。。无尽欢乐,因为有你--靓靓!可以说文字游戏玩得很嗨。我这寓教于乐的方式显得太随意。看了英语老师的总结,我才觉得,英语应该那样学。我也要给靓靓做一套英语总结档案。三人行必有我师。

欢乐开怀!听靓靓讲述今天班级竞选班干部。仿佛身临其境。靓靓当选班长,她形容,那一刻全班高呼她的名字,如同饺子下锅般沸腾!

小喇叭马上要开始广播了,即将开始她的童话。晚上的小朋友总是很兴奋。昨晚嘻嘻哈哈和我说,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看吧,我是不是得了多动症。然后自言自语:谁发明的数羊睡觉,昨晚数到七百多只才睡着。。。我惊呆了!先生偷偷说,羊的确数了,还很大声音。但你相信她会数到七百吗?于是她睡觉后一会儿我偷偷溜进去看她,早就鼾声了。我吓唬她,小朋友太兴奋容易挨打。她反问,那大人呢?我说大人兴奋容易打小孩儿,所以我们都不能太兴奋。但愿可以吓唬到她。呵呵。--等她下课闲语。

陪着大白兔领着小小白兔去散步。透过稀疏的树枝我望见月光中的彩虹桥。那一刻突然就想起那座桥,怀念起那个剧情,心中满是温暖美好。

依旧是熟悉的街心小花园儿。母女俩个爱玩的秋千。这一刻的“李小跳”可以忘记年龄,把傻笑声音抛向远处天边。“忘我”不难。难为了大脑,快晃成嫩豆腐一碗。

下班路上的计划是一个晚上断断续续写篇文章。事实是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斩断所有梦想。终于信步来到小街。就这街边一角的公交车亭里,缅怀往日望月探花的情怀。日子是一笺台历,一页一页翻过去。而已。

依旧是熟悉的街角。一家人撑起锅台灶桌,夜晚的大排档登场。这味道品位总符合一组群体人生某一阶段的生命需求。对面的街角,昏黄的街灯下,另一家人仍旧没舍得收起的蔬菜果摊。那位阿姨长相声音像极了王宝强。我曾经那么好奇地想告诉她。但她似乎,不关心谁是谁。生活。发现。感动。

热乎乎的羊汤伴着热闹闹的唏嘘赞叹,父女两人抹着油乎乎嘴巴笑呵呵离开餐桌。眼瞧着大兔子渐渐成了肥兔子,小小兔子渐渐成了肉兔子,他们散发的温暖让我开心。终于还有点手艺还可以抓住他们的胃,进而拴住他们恋家的心。我满足于他们的满足。沉浸于这样一段短暂时光,厨娘的伎俩成了被追捧的艺术。喜欢这样一个过程,简单的做饭烧菜成了美丽的创作。喜欢专注于某一件件小事--做菜、唱歌、读书、冥思、写作,搭配一杯清茶、一杯苦咖、一杯劲酒,甚至一杯泛着酸味的柠檬水,它们就成了充满酸酸甜甜味道的热烈温暖激情四溢的七彩生活。天气渐寒,小靓靓便没法儿像以前那样“昼伏夜出”(靓靓自语)了。游乐场也变得冷淡萧条。取而代之,全家人“倾巢而出”,漫步于瑟瑟夜风,听小朋友的趣事不断。今晚,难得的宁静。无风之离离,无雨之戚戚,皓月当空,心似这皎皎明月,明亮清澈。大兔子唤家。思绪就这样被打断!真想“通告”他们,虽说此刻想着他们,这完全不影响和足以占据我内心的念想!一年又到底儿了。真要盘点一下,这一年,有诸多难忘的,那不是记忆,记忆总会淡,难忘的是某天某地某时某刻与某人某事相关的某些某种情感。或许还是那句话:这世界,除了心,似乎都没动过,又似乎,除了心,又都变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家里电视机渐渐成了摆设。主要是没有过多时间关注它。另外,毫无新意的娱乐,呼天抢地的家庭肥皂剧,不断复活的抗R等军事体裁剧,真无法满足我挑剔的审美。随着天气逐渐转寒,散步时间不断减少,电视才又慢慢回归周末夜晚的生活。我喜欢陪着大兔子“看”一部他喜欢的电视里播放的电影。洗好澡睡觉前的状态,沙发里搭个窝,穿得暖暖的,盖上小毯子,搬来两本书、电子设备,就着大兔子剥好的一瓣瓣橙子,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便开始了两个人共同的各自生活。热闹的剧情,美丽的文字,不时扫几眼紧张动魄的剧情画面,不消太久,我便一睡不起。再醒来时早已安静得出奇。大兔子轻轻唤我回窝睡觉。寒冷的冬季的确不适合耍赖。从前这样时刻我常常紧抱沙发垫子,坚决不在酣睡时侯起身回窝。我和沙发垫子让大兔子着实很为难。我却不懂,就着电视,我的觉为何又快、又香、又塌实。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依旧会记得这些好玩儿的温情时刻。生活中总有那么些细微情节,似水般安静流淌,让冲洗过的内心,柔软细腻温馨暖和。

刚刚梦见爸爸妈妈了。忙完所有事情,一件不落,我刚一转身,闹钟就响了。正好好。所以今天爸妈开始的行程一定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小时候孩子是父母的牵挂,长大后父母是儿女的挂牵。时常听见你们的声音,哪怕或许有时会是训斥,这也是莫大的幸福。趁父母尚在,多多陪伴他们,好好热爱他们。别让未尽之心成为永久遗憾。别让诸多不在意,留在明日的回忆里。

早上出门后匆忙忙跟爸妈通了电话。一路上我就听着这首关于幸福的歌曲。不知怎么我想起那年本命年妈妈给我买的红围巾,当时娇嗔着土气。歌中唱道:幸福就是该结束的时候不再强求,在你应该珍惜的时侯学会别无所求。幸福就是被爱过、被伤过都有收获,在你还能珍惜的时候珍惜你的选择。幸福就是去包容,却从不遗忘自我,懂得爱自己才更加辽阔。幸福是让爱能海阔天空。听着听着有点潸潸然。听着听着走神了,该右转时我却直行了。人生就是现场,沉溺即过错,错过就没了。

这两天品读女儿作文。所有文字都那么自然。她是把她看见的,经历过的都揉进她的文字里。明年,我们继续走近自然。今晚听女儿兴高釆烈谈论考试成绩。我又想继续走进图书馆,读书、学习,保持好成绩。很矛盾。忽然闪过一个折中的方法:明年,我们把学习搬到大自然中去。边学边玩。一定会有别样收获。期待春天。做人做事的确需要标准。只是这标准并非唯一,却如何要用一种标准衡量多种事物。既要尊重现实,又有能力超越现实。否则扼杀创造力。

昨晚的时间统统给了女儿。希望不是留住,而是让我们共同经历某段时光。随着小孩子越长越大,“不”这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我特别想获得这些关于“不”的答案。希望一起快乐成长。于是今晚我又暴露了本来属于我的小孩子无比喜欢的天真,陪她玩些幼稚游戏,再读一读三岁时的儿歌。于是女儿兴奋到不停傻笑,再让我在黑暗中陪坐在她床边上,看着她入睡。这一刻我受宠若惊到无可奈何。家长还真是个复杂角色。

小朋友忙碌了一天。短暂的正午阳光早已收起。就着即将落暮的余辉喝一杯咖啡吧,算是对自己的犒劳。日子既不禁过,又重复不断。我们就是这样在父母的韶华中悄悄长大,再把自己的青春给孩子慢慢偷去。岁月循环,生命却不曾轮回。

美好周天--充足的睡眠,中西合璧的早午歺,图书馆充电,一家人围炉晚餐,手拉手的闲散,新书伴旧眠。

安安静静等待小朋友睡觉,再悄悄准备小小礼物。我准备了女孩子的头饰,靓爸准备了素描本,再加上我的精美包装。一点点简单的糖果--家里点心糖果饼干实在太多太全,只好再弄点儿简单的,真个凑数的。女儿很在意这些小玩儿意,靓爸很在意女儿的在意,我则满足于他们所有的快乐幸福。先生准备了红酒--春节前三个重要日子,每次一支。就让生活如同小孩子要的快乐那么简单细腻。可以平常,却不可以平淡。可以辛苦,却不忘记甜蜜。平安快乐,感恩知足。

热热闹闹的圣诞节在小朋友无限期昐和满足中,在先生辛苦忙碌一天的劳动中,在全家人围坐一起陪伴小朋友共进欢乐美食气氛中渐渐落下帷幕。我终还有点时间静静呆在车库里写个说说,独沐夜空并再度凝望新月浅浅的笑靥。静侯琥珀之光。

一边等待女儿下课,一边盘点周末要帮她做的事情:把歌曲《隐形的翅膀》教会,新年会上要表演独唱。关于新年的PPT。关于新年会的主持语。关于新年会诗朗诵的背景音乐。真是才下圣诞,又上新年,此周又忙忙碌碌。我这作家歌唱家的称号也不是白拿的。但愿女儿永远热情活力勇敢快乐!

小朋友一天的课程、活动,至此时终于结束。我还留了点闲心在车库里听首歌,一首第一句歌词便深深打动我的歌。出来时再望望天,昨夜细致袅娜的一钩新月,今晚凭添了恁多迷惑。“雁识寒暑徙南北,人游尘世奔东西。新月一钩锁重楼,朱唇微启寄蜉蝣”。不痛不痒地呻吟了一下。回家继续PPT。再留点儿时间,给回忆。

计划完成了一大半,最难弄的小朋友的新年PPT已经完工。靓爸看了一下,表示满意。介绍了新年以及和它有关的习俗。寄语新年新气象,播撒新希望。回顾了20xx。展望了20xx。用孩子般的心思和方式祝福了身边所有人。唉!我已是黔驴技穷了。明天继续图书馆学习。写主持串联词。找背景音乐。顺便改一改我那已1.4万字的大杂文。今夜看来无眠。

早饭后背着书包领着女儿去图书馆学习。临走前帮先生泡了一杯咖啡,说唱道:家中的事儿交给你。到了图书馆刚坐定,先生来了电话,悄悄说:没什么事儿,刚刚在楼上看你和靓妞背影,不像母女,像姐妹。从图书馆回来,家里焕然一新,就为我的那句话,辛苦。晚饭后先生倒垃圾,女儿出去玩儿,先生回来带了两枝腊梅,说,一支是女儿送我的,一枝是他送我的。花儿很香。我泡了两杯蜂蜜红茶,静静写完这条说说。我其实很容易满足。

路途上很多风景值得我去探讨,我不知道在这一个驿站里我会得到什么样的幸福。

妈妈常告诉我,如果你累了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歇脚。就是你不要太挑剔,我回答说,我不介意会是什么样的驿站供我歇息,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了。

看着朋友们都有了好的归属,我真羡慕她们。我不知道我的港湾在那里。

曾经有一个很喜欢的人,他说会给我欢声笑语,我知道他能给我,只是当时的我还不成熟,还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还没有资格拥有那样的幸福,我不优秀不可爱不理智,我的心很小只有一个人的位子,所以我希望他也是一样的,会吧我摆在第一位。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做到真的放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我计较的是些什么呢,我自己也迷糊。

看的最遥远的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想的。淡忘蝶恋的故事没有开始就不会结束。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在人海中相遇的那天起,你就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了。

人往往只要认定了原因,就看不到事实的真相,执著于一件事时,往往就看不到与之矛盾的情节了,就算看到某些疑点,也会不疑有它的忽略掉,而看到的情形也会拚命的往这上面扯,就像小时候听的“邻人偷斧”这个成语的典故。

人有亡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典出《列子·说符》

这是自身的心理暗示,人是精神的动物,心理暗示有着很大的威力,可惜人往往明白这个道理,却摆脱不了这个桎梏的束缚。

造成心理暗示的有三个因素,想,听,看。

想。疑人偷釜就全是自己想的,认定斧子是邻居的孩子偷的,就怎么看他都不顺眼,邻居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能想到跟偷斧子有关。纯属主观猜测臆想。

听。打个比方,你朋友跟你说碰见你的另一半和一个异性一起吃饭,当晚你另一半回家接到一个电话,就去卧室接听,你能不多想?虽然以前怕打扰你,他也会去卧室接,但听朋友说过之后他再去卧室接,你会不多心?

看。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往往只是一点点小动作,只需露出一点点再掩盖一点点。人太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说到底,人还是疑心太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

想。有时候,一件事,你多想那么一点,你就会发现里面隐藏的谎言和欺骗,人有脑子就是要用的,很多事就要多想想才能发现漏洞,敢于猜测才能揭开真相。

听。往往就是听到那么一点小道消息就关乎大计,很多事实隐藏起来你未必发现得了想象得到,就靠听别人讲的东西。

看。有些事,你亲眼看见了你能不信?除非自欺欺人,不想相信。

有时在想,什么是真相?到底应该相信还是不信,如果相信,又该相信什么。

小时候常听说,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除非你亲眼看见。也就是说不要相信耳朵,眼睛远比耳朵可靠。但是,有时候眼睛也是会骗人的,就像《十分爱》里演绎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真相未必被你这么幸运看到。这么说来眼睛也是不可信的。

不过,不信也不行,《十分爱》中方力申说:“邝美宝,你会有报应的,你什么人都不信,你不会有真爱。”悚然心惊。不信别人不会被骗,但也意味着不会被爱。

前者说,不要多想,不要相信耳朵,不要相信眼睛,否则会被骗。后者又显示,那我们还剩下什么?什么都不信了,我们拿什么面对这个世界,拿什么体会、感受这个世界?

现在,真与假,是与非,对或错,功与过,我已经分不太清了,或者说不想分太清了,哎,活着真难,又不想死,至于怎样,还得自己斟酌。

人生来有梦,梦想随着婴儿的出生而一同出现,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没有了梦想的生命好比是黑白电视,虽然图像清晰却总少了些色彩。

梦想并非永恒,或许现在回想起过去的梦会觉得十分滑稽,然而当初我们是坚信梦想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或许每一个梦都很荒诞,但对于荒诞的我们则是至高的追求。梦想是我们在某阶段对于未来的憧憬,也是美好的愿望。

回想过去的幻梦,我们遗失了太多。梦想一旦被尘封与阴暗的角落里,对于生的渴望就会变成对于死的怨恨,整天大谈美好未来的人多半是没有梦的。我们不能因为不安于现状而做梦,任何梦都应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它是对现实的改造而非重建。简单构建一个理想生活仅仅是臆想,如何让生活更加趋向于完美才能称之为梦。

既然如此,有了梦就要去追寻,后悔昨天毫无意义。梦想可以很荒诞,荒诞到了极致就会变成传奇。虽然大多数人变成了疯子。事实上,梦想太大并不足以失败的理由,一切失败都要归咎于白日做梦。有梦想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有,追寻梦想的人才真正有可能成功。

梦想如果不成真的话很快便会消逝,乃至留下一具傀儡躯壳。无数次的一时兴起也不如一次全心投入,涉猎太多导致了深度问题,以致于一事无成。

现实是梦想不可能挣开的枷锁,然而梦想永远是自由的,它不能因羁绊而被锁住。

厚重的棉衣脱了下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寻找旧居或衔泥筑巢;“吹面不寒杨柳风”让人感觉风儿那么温柔体贴啊;小草铺满了田野的角角落落,呈现出满眼的新绿;麦苗青青一望无际,坦荡如砥,接天映日,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个时令在农村最忙的就是给麦苗除草了。除了个别老人还扛锄头除草外,大多数人家都是背着药桶喷洒“除草剂”了。这个周日惠风和畅,清风拂面,撩人瘙痒,惬意无比。一座白色的小桥上柳枝轻抚栏杆,眉目传情,那硕长的倩影投在静静的柔波里如梦似幻,朦胧迷离。几位老人或蹲在桥头或斜依栏杆或坐于石砌台上,一会窃窃私语,一会发出爽朗的憨笑声回荡在的田野上空。他们沐浴在这温暖的大好春光里,那么闲适,祥和。我背着药桶走进青青麦苗的田野里,开始了春天的行动。

我兑好水和上药剂搅拌均匀上盖背在肩膀上,左手按下电钮,右手执杆忽左忽右,任意东西。麦苗上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水花那样晶莹剔透,翩翩起舞。它摇曳在大好春光里尽情绽放,惹人爱怜,又生出万种风情,百般娇羞。青青的麦苗万头攒动欢迎我的到来。他们守候在这黑黑的泥土里经过了白霜的朦胧,秋雨的润泽,冬雪的呵护,寒风的侵袭。蛰伏了整整的一个冬季才迎来了春风的抚慰,阳光的亲吻。他们坚信:经过秋的风吹雨打,冬的千锤百炼定会迎来自己更加明媚的春天。尤其是经过雪的洗礼更加精神抖擞,换发出无限的生机勃勃的顽强的生命力。我行走在春风里为除去她们身上的“牛皮癣”而喷洒烟雾。可惜这些小草刚刚出生便“扼杀”在襁褓之中了。田野寂寥而空旷,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悠悠的飘荡。鸟儿啁啾,应和着清风流水演奏了动听的乐曲在田野上空久久的回荡。我手执药杆在阳光的映照下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煞是好看。

我步履轻松的踩在柔软的麦田里犹如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我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牧羊姑娘驰骋于马背,手拿鞭儿轻轻的摇;我似乎听到那悦耳的《牧羊曲》,耳边响起:牧羊姑娘玛利亚,清早放牧山脚下。

麦苗得到滋润越发青绿,频频向我鞠躬致谢,我更有力量了。这是属于我的麦田,属于我的自由天地,属于我的时刻。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做,随心所欲。没有了“案牍劳形,淹没了“丝竹乱耳””,忘记了世俗的礼节,远离了是非争鸣。我可以大声的狂笑而没有人笑我“精神异常;我可以插花于头上扮作妙龄女郎而没有人说我“傻样”;我可以放声歌唱而没有人嘲我缺音滥调。我一抬头远方的一抹新绿无意闯入我的眼帘,顿生惊喜,美好的希冀油然而生,浑身增添了无穷力量。遥望那河边的青青柳枝思绪扯得很远很远。

小时候,人们很少有外出的,村庄不像现在寂寥而是热闹非凡。当柳枝抽出嫩嫩的绿芽的时候,我们这些小伙伴在二叔的带领下飞向田野玩耍。躺在麦苗上翻滚,嬉戏,摔跤,捉迷藏。为此没有少挨大人们的呵斥,父母的责骂。有时放风筝望着飞走的风筝发呆,幻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在蓝天遨游该多好啊。有时坐在田间地头听二叔讲那过去的故事,引发无限遐想。二叔会折很多柳枝编成帽子戴在我们的头上扮作“敌后武工队”,很让我们自豪俨然就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了。有时二叔会抽出里面的硬条制作柳笛吹出悠悠的曲调在黄昏的田野悠扬开来。

夕阳西下,我的任务也完成了,便坐在地头小憩片刻。这时会有村人三三两两走过来打招呼坐下抽烟唠家常。一会便聚集了好几个人,有的谈今年的麦苗长势预测收成,有的谈论贫困户的政策的优惠,有的谈论出外打工的收获。清澈的溪流静静的流淌着,伴着阵阵蛙鸣荡漾,西边的天空晚霞布满天际,河水一半被染得红彤彤的。几只小鸟在霞光下飞来飞去,四周静了下来,村庄传来了几声犬吠。虫儿跟著名叫起来,引出了几颗疏星。田野里空阔寥廓。我们迎着星光回村去。

散文细节是很重要的,在一些文学名作上,我们会读到一些很不错的细节描写,那可真的是极具内功的。如:“吴敬梓先生在《儒林外史》里写道的一处细节:严监生临终前举起的那两根手指头;如朱自清《背影》中对于父亲老迈臃肿却在铁道月台边努力攀爬的身影的描写;还有茹志鹃在她的散文《百合花》里描写到的盖着一床枣红色洒满百合花离开世界的小战士……”这些堪称文学史上的不朽细节。

浙江散文》这本书中收录了邹园老师的散文《列兵的故事》。她写的是自己的亲大哥。这是一篇以细节取胜的散文,我们在写作中,对于越是亲近越是熟悉的人越是难以下笔。邹老师在这篇文中写道:“大哥入伍三个月后正值九月“开学季”,他将积攒的每月六元津贴共十八元,再向战友借十二元,共三十元寄到家里,让苦于开学季窘迫经济压力的父母,第一次宽松地给弟妹们交了学费。这三十元钱,是大哥的家庭担当。有了这种铺垫,后来升华为社会担当才顺理成章。半个多世纪后,大哥作为退休教授,用自己的退休金为浙大的家乡寒门学子设立励志奖学金的事迹,在“担当”这一精神内涵上与“三十元”前后呼应,一脉相承。”

邹园老师的这篇散文告诉我们——细节处理在散文写作里的重要性。因为人物的责任和担当优秀品质,因为诸如三十元那样的细节。足见细节不能虚构,不能借用,细节必须来自生活,来自观察和个人体悟,要享受细节,感谢细节。在作品里,能为你四两拨千斤的,就是细节。

还有一个不得不注重的,那便是散文的气质。你读过的书,你听过的曲,你的修养,你本人的气质都会出现在你的散文里。散文的气质也是写作者本身的气质。散文要有个性、要有灵性、要大气、要有担当。散文气质的形成是散文的构架为基点,并起始于散文的语言意境上,最后以散文的情感含量、知识含量、文化思考含量激发人、引领人。散文的语言,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当下散文界,我最欣赏和迷恋的是傅菲老师的散文语言。文学评论家胡颖峰老师曾对傅菲老师的散文语言有这样的评价:“傅菲的散文语言背后有厚重的影子,有长久的生活在支撑着。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能进入语言的殿堂,但傅菲肯定是个为语言而活着的作家。”我深以为然。

余光中先生曾说:“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我喜欢的散文家苏沧桑曾说:“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自然美、人文美,用辨识度高的语言、奇妙的构思写出具有独特气质和面孔的散文,是我的追求。”这同样也是我的追求。

多年来,我潜心于散文写作,在那个自由的世界里将自己全身心地放空,融入,再放空,我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一直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写作理念,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将就更不愿意让自己的散文被加注任何标签。在散文的深处,我不再拘谨不再踌躇,我愿意去呈现内心与本色,去守望每一个心动的时刻,去和自己和世界里所有的悲喜相遇。而后,于每一个日常,在每一次与现实的抗争中,平衡生活与阅读写作的天平。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是,读书是为了写作,写作需要去读书,写作离不开生活——其实,每天我们都生活在散文里。

也许你不知道,我是那样深情的爱着你。其实,你知不知道并不是十分重要,这些念想和牵挂,只是你今夜车窗外陌生的村庄。冬天已然来临,爱情的中央,没有了最初的春暖花开。 那也是一种宿命,谁会是谁生命中永恒的草原,时间的骏马终会把一切美好赶进暮归的记忆。

那些青山,绿水,我们当初相遇最后作别的老地方,终究只不过是盛放爱情的褪色器皿。沿着一些伤感的纹路,无声的碎裂。告诉我,如何才能使你再一次心如止水。 抽身而退的冬云把大段的空白留在了彼岸,我依然在此,从欲盖弥彰的歌声中识别你的天涯。然后等待,然后离开,再然后慢慢地枯萎。

幸福太短,必须在寒潮到来之前画好自己的领地,用一些凝重的颜色,来适应忧伤,来适应冬云暗淡里捉摸不定的爱情。

坐地如婵,熙嚷归来的往事围坐于一笼炉火,火光照亮的寒冷像极了你今夜千里之外的音汛。

凤凰古城的秀美无边无际, 穷尽一生也画不成自己的牢,但我已在牢中, 三步之内皆是你的容颜。

放弃抑或坚守,不过是爱情液化的两种形态,如果以寂寞为舟,一鼓作气地渡过红尘, 我应该,把完好如初的你藏于此去经年的何处。

我只能在暗处,无助地看你盛开然后再优雅地枯萎,多么熟悉的暗香虚拟了一场隐秘的爱情。

今夜,你千里之外开放的伴音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一场冬雨,瞬间湿透一阙无以为寄的咏花词。

你本非梅,和冷相遇本来就是一纸无言的错误。短暂的花期过后,你抱紧自己,就像一条忧伤的河流抱紧一条冻僵的鱼, 我依然在暗处,不渝地转动只属于我们的暖阳。

如何才能拱破这冬天的垒壁,把你完好如初地还给春天。我折中年的败柳,在一阙宋词的意境中练习别离。我垒缠绵的香丘,黯然掩埋繁华落尽的经年情事。再回到暗处,反复遥想季节背面与你有关的幸福花事,花落谁家,我随风飘来的祝福葱绿而顽强。

下雪了,静静的,没有风。雪花一片一片悄无声息的落下来,天地之间全被这无生命的精灵充盈了。

走在这样的落雪中,看四周纷扬的雪花,薄薄的,柔柔的,是那样的若不禁风。却是一片一片执着的迭到地上去。慢慢的积雪厚起来,遮盖了原来的景色,便有了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有了游人的喧闹,有了嘻眉笑脸的雪人,有了打雪仗的孩子们,有了在雪中拍照的年轻人……

雪还在下,悄悄的,仍然没有风。雪被下的小草暖暖的睡去了,田野里的泥土被这雪花滋润了,贪婪的吮吸着雪花的清洌,做着甜美的梦。也许她梦见了万紫千红的春,梦见了硕果累累的秋……于是,大地更紧的拥了这雪被,它要用这雪被给予它的温暖,孕育明年的希望。

雪就这样下着,一片一片。伸出手去,雪花落在掌心里,溶成细细的水珠。有一丝光泽,很淡且微弱。可曾想过,这大千世界亮丽的北国风光,正是这一丝丝很淡且微弱的光泽的组合。

然而,这雪终要隐去的,它会变成涓涓细流,汇入海洋。会变成滴滴甘霖,滋润土地。它来了,人们并不介意。它去了,也并不要人们惋惜。它后悔吗?

我在落雪中走着,有一丝淡淡的伤感,哀怜这雪花的不幸,怒其不争。而这雪花又有什么不幸,又要去争什么呢?你看它,不,是它们——这无声无息的雪花,不是已经全身心的投入这莽莽的大地的怀抱了吗?我想,雪花如果有生命,它一定是快乐的。

前几日,有同学从家乡来,给我带了不少的豆面、莜面,还有一小袋泥土。同学说,城市里的水,不认这些长在乡村的杂粮,你在水里放入家乡的泥土,等泥土沉淀后,再取上面的净水和面,做出的面才最地道,看着洁白细腻,吃起来也有筋骨。提到泥土,同学的脸上现出庄重的神情,他接着又说,你别小瞧了这些泥土,在家乡,很多人出远门都要带上它,在喝水时放一点进去。无论是去了哪里,只要喝了浸润过家乡泥土的水,就不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

对同学的话我深信不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坚信植物和人都与泥土有着隐秘的关系。

同学走后,我把那一袋家乡的泥土放进了书房。闲暇的时候,打开袋子,轻轻触摸这些绵密松软的泥土,嗅着那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气息,不由得觉出了亲切与温暖,同时也在心头浮起淡淡的感伤。

离开家乡很多年了。这些年里,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泥土。在城市里,想见到一点泥土太难了。据说,我所在的这座城市里,曾经有过大片的菜地,夏夜里总能听到溪水的流淌和青蛙的鸣叫。但那已经成了历史,现在的城市,四处都是高楼,四处都是水泥路,惟独看不到泥土。即使是一阵急风掠过,卷起的也是沙尘,而不是泥土。城市人想要养点花,种点草,却找不到泥土的踪迹。于是,乡村的泥土被运进城市成了商品,经过交易后再进入城市人的家里,为他们养育可怜的一点点绿色。

泥土,已在城市里消失了。就是在菜市场,也见不到一点泥土。早些年,城市人买了菜,看到根须上带着些许黝黑的泥土,就觉得很脏,就放了水使劲地洗。而今买的菜看不到泥土了,都是清清爽爽的,干净得仿佛不是生长在土里。城市人却更不放心,洗得越发起劲,可是洗得再起劲,还是担心洗不去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于是又怀念起那些带着泥土的,施用农家肥长大的蔬菜了。

泥土在城市的高楼和路面下谦逊地隐没,城市人却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很远的地方寻找泥土,寻找泥土上生长的花草和森林,寻找花草和森林带来的清新空气——城市人的心底,其实是对泥土心存怀想的。当我和家乡的泥土相对而坐浮想联翩时,才知道人和泥土原来是如此地亲近。

当其它草木尚无绿意的时候,它已经返青了。那长长的枝条,缀满尖尖的细芽,象春姑娘的长发,披挂在我的三楼阳台上。如酥的春雨飘来,它便伸展腰肢,张开饱满的叶片,聚集力量,等待着什么。

不经意间,枝条上绽出一簇簇小花,细碎的,紫色的。碎花无语,默默地等待着什么。任蜂儿嬉戏,风吹落英满地。

又一个不经意间,枝头花落处结出无数个青涩的颗粒。吸吮了天地间雨露精华,它就饱满起来。和煦的南风吻过,它便红了。那红红得鲜艳,红得耀眼,红得醉人。那红,是全部生命蓬勃而出的红。那晶莹剔透如珍珠琥珀的枸杞子,就象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涨红着脸,低头等待着什么。

它在等待什么?它在等待人们来采撷。叶绿是为花开,花开是为结果,果子红了,是为了奉献给它的主人。登楼采枸杞,面对那晶莹的果生生的红不忍下手。用唇抿一粒细咀,舌尖生津,满齿生香。捧一掬于掌上,指间流淌着红,心中沉浸着喜。

就想起那个人,那个三十多年前等待嫁人的人。

枸杞性平味甘,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为健身良药,滋补佳品。北宋医学名家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使者路见一女子责打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问被打何人何故被打,答曰:“我孙儿,家有良药不肯服用,故尔责之。”问是何药有何用,答曰:“药有一种,春名无精,夏名长生草,秋名枸杞子,冬名地骨。按四时采服之,可与大地同寿。”王怀隐便深入研究枸杞的药理作用,并亲自栽种枸杞,为赵氏皇族也为百姓防病治病。

四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时,在灌河边看到成片的野生枸杞,那粒粒鲜红深印在我的脑际。数年前,同事送我几截枸杞枝,随意插在地里便成活、疯长。它一年四季挂果,也一年四季与风雨为伴,受烈日煎熬,与霜雪斗寒。从萌芽、抽条、孕蕾、开花、结子,默默地传送生命的接力棒,把果实奉献给人。花开花落,花落复花开,枸杞树上的一枝、一叶、一花、一子,总关着我的情。

枸杞也要施肥、松土、剪枝、防病,给予呵护。枸杞树上有剌,不在意会剌得你生疼。鲜嫩的枸杞子不便收藏,要焯去水分晒干。这时的枸杞便不再鲜活水灵,变得灰暗、干瘪,象日本人说的“鱼干女”。但确是养生益智之宝,泡茶、沤酒、烹菜、煮汤均可。

又想起那个人,那个满脸皱纹、同床共枕了三十多年的黄脸婆。

是什么,牵扯着疼,发慌的心悸。

是什么,搅拌着痛,无可奈何的承受。

藏在这一刻,

时间和空间塌陷下无光的角落,

等待未到来且未知的黎明。

————题记。

我扶着单车正走回家。

至于为什么不骑着,而是扶着,这就得说起下午的事了。

说是“事”有些夸张了,应该算是经历吧,当然也有可能连经历都不算。

准确地说,就是从下午第三节课起一直头晕,我估摸着应该是被历史老师和我完全不同的“标准答案”气晕了。

然后是头痛。

然后是胃痛,这是顽疾了。

有种想沉寂的冲动。

最后一节自习课,我几乎是趴在桌子上睡完的。

然后是放学,我去校医那儿擦了点什么油在额头上。

我走下楼,前行了四五十步。

忽然间像想起什么,我停下脚步。

转过身子,头依旧很晕,想寻找却无力。

于是我走向另一个方向,去学校的小卖部买了颗棒棒糖。

我是随手从一大盆棒棒糖中抓出一颗的,因为我一直坚信缘分这种抽象的东西,所以,我连看都没看就把这颗跟我很“有缘“的糖塞进裤袋,付过钱,走了。

记得好小好小的时候有过这么一个梦想,我要每天都吃一颗棒棒糖。

我一直很执着于棒棒糖的甜,那也许是最简单的幸福。

却不记得,因为什么原因而放弃。

原来,梦想这么容易破灭。

还是,梦想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我揣着那颗不知是什么口味的糖,莫名有点心酸。

然后我走出学校。

习惯性在找我那辆车,车海茫茫,几乎每次我都会忘记我把自行车放到哪儿去了。

习惯性地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在车棚里穿梭三两次后,终于找到我那辆车。

习惯性,上车,骑走。

这次我却没有飞奔而去,可能是因为头痛吧,骑得倒是慢慢的。

原来,所有的东西、事情,甚至于人,都可以因为一些甚至不知名的理由而改变。

嗯,骑着路过一家文具店。

我记起来,差点忘了要买转笔。

其实中午就带钱来买了,只是没带够。回到学校后从书包里掏出几块钱放进口袋闲着下午放学了再去买。

只是居然差点忘了。

原来,所有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以为一个等待而推迟,最后遗忘。

头有些痛。

我进店,付钱,然后走了。

习惯性的动作,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沧桑悲凉。

心有些痛。

又骑上车,依旧很慢,骑着,走了。

转瞬间来到井字路口。

我想直走去小学看看。

直走那条路是红灯。

习惯性,绕开,走了右边那条绿着灯的路。

懊悔,只是再回头,绿灯变成红灯,而红灯变成绿灯。

后路已无,虽有可能再有。

原来,决定也可以不由自主地潜移默化。

不知为何,兴许是因为头痛,虽然我也很明确这是个借口,我没有掉头。

我向走着,不,骑着。

骑在车上总会给我这种错觉。

今天不知道怎的,总是会在突然间想到好多好多。

也许是因为头痛,虽然我知道这是借口。

我跳下车,扶着车往前走。

是因为头痛,还是什么?

我自己也说不清。

旁边忽然出现一个垃圾桶。

我想到怀中的棒棒糖。

撕开糖纸,扔进垃圾桶。

而我却在想用糖。

原来,有种选择,是不得不舍弃。

旁边出现一个地下通道。

通向我原本想走的路。

下坡,上坡。

推着车,很艰难这辆笨重的车,但还是

终于到达彼岸。

原来,每个决定都需要代价。

这次,我忘记了要扶着车走,习惯性,

上车,下车。

转瞬间来到小学的正门口。

时近七点,早已无人。

忽然我骑得很慢。

夜色突然降临,或是慢慢,我分不清。

好多好多记忆涌上心头,

头很痛,不知为何。

想想,我究竟在这段虚无而实质的光影中做了什么。

最后只赚一段回忆。

最后却亏了好多回忆。

我仍旧记得,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笑着离别。

不想哭,不敢哭。

原来,笑着哭最痛。

心很痛,不知为何。

才想到,我为了这段时间,这篇空间,一直在痛。

才想到,这次,不过依旧是一场借口,

为了发泄而痛。

却是痛最后才发泄。

我们在自以为自以为的黑暗里追逐黎明。

只记得痛。

我们在那片黎明回忆所谓曾经。

想起甜,却更痛。

夜深人静,窗外的雨声扰的人心神不宁。索性爬起来,听着轻柔的音乐,随手翻了翻以前的笔记本,偶尔翻到一页,上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途中两人为了一点事情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到污辱,一言不发,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向前走着,又到了一个沼泽地,被打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剣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不解,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了笑说:“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抹去它,而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的深处,那样任何风都不能抹去它。”朋友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学会宽容。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学会感激,你会发现这世上有很多对你真心的朋友……

读到这里,我眼睛不由的湿润了。

“宽容”,一个古老的话题;“宽容”,一个时髦的词汇。可就这样古老,时髦的字眼,我们却常常把它遗忘在角落里。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或则说都听说过,身边也都时不时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发生。

走在大街上,看到骑自行车的工人,或挑菜的农夫,或匆匆赶路的学生,不小心碰了或撞了打扮时髦、悠闲散步的“贵人”。哪怕什么也没伤着,被撞的人就会不依不饶。非要你赔他(她)的医药费,至少要把你臭骂一顿才罢休。

小学生吵架打架,这很正常,任何学校都不可避免。可有的人,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听说自己的孩子被人家的孩子打了,二话不说一个巴掌摔过去,为孩子报仇。等事情越闹越大,只好到法院打官司,又花钱又劳神。

可见,都是心胸狭窄惹的祸!

“宽容”,需要忍耐;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修炼。

当然,人非圣贤。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更没有绝对宽容的人。虽说宽容是人类的美好心性的代表,是最大的美德。我们很多时候也许能够容忍别人的傲慢,固执,自负,甚至无礼,却很难容忍别人尤其是自己爱的和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欺骗、背叛,恶意的毁谤和致命的伤害。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宽容的对待。

许多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仇恨应该是象一把不锋利的刀,钝挫之间都是难忍的伤痛,也许是时间流逝,也许是自己成熟坚强一些了,那份痛苦现在已然不那么锥心刺骨了。对被仇恨者的宽容,也让心怀仇恨的人获得了心灵的安宁与恬静。

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沉重在宽容里释放,心灵在宽容里升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让我们学会忘却一切别人的过错,宽恕别人的过错。

学会宽容,可以让我们懂得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